当前位置: 天博体育app > 天博体育App下载

北欧知名的童话:安徒生、阿思缇、朵贝杨笙 - 历史 - 网推

时间:2022-07-16 17:44 点击:

本文由:天博体育app 提供

关键字: 天博体育app-天博体育综合登录-天博体育App下载

 
  

跟著电影达人黄作炎

一起徜徉世界最幸福的国度

北欧是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地区,有著人人称羡的制度,全球幸福报告的前十名国家,北欧就占了五个。在这里生活的每个细节,像是把天马行空的想像具体化其中。本书除了见证北欧的特殊自然景观之外,也随著作家的视界,进入人文艺术文化的领域里。

擅长在旅行文学中导入电影情节和场景的黄作炎,在《光影北欧》一书中,以他的生花妙笔,进一步带领我们进入北欧导演的电影时光,由于他对旅行和电影的热爱,带著我们去巡礼北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,并驻足巡弋于这些导演拍摄过的电影场景之中。

作家对于电影内容来龙去脉的旁征博引、故事情节的叙述,对照导演经历融入作品的解说,充满悬宕的电影感,配上精美的摄影照片,作家多次亲身莅临电影有关的拍摄场景,与当地人士互动,让读者如置身戏剧情境中,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的生命与旅行的发现,一路走来兴味盎然。

书中所提到的几部电影,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。譬如柏格曼导演的电影,从黑白影片到彩色影片,从《第七封印》、《处女之泉》、《野草莓》,到《假面》、《婚姻生活》、《芬妮与亚历山大》,这些作品显现出导演洞悉人性的复杂面,透过演员精湛的表演,呈现出电影艺术的特殊手法,许多画面令人回思难以忘怀,都是后学者学习电影过程中的经典。

好评推荐

“看完这本书,会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去做一趟北欧之旅。”──黄玉珊(玄奘大学传播学院院长)

“充满期待又惊喜,是读完作炎的这一本北欧电影旅行书的心情。”──李三财(就缔学堂负责人)

“《光影北欧》巧妙地把台湾、北欧、电影,以及我们的电影记忆串连在一起。”──但唐谟(知名影评人)

【精彩书摘】

人生若像是童话故事,人鱼公主、长袜皮皮、噜噜米,那有多精采、多幸福啊!

1869 年的安徒生。(图/联合文学 提供)

丹麦 安徒生(Hans Christian Anderson, 1805-1875)

丹麦文学家安徒生,他的作品包含诗集、剧本、小说、游记,但最为世人所知的是他超过150 篇的童话创作,对“现代童话故事”影响深远,像是:〈国王的新衣〉、〈人鱼公主〉、〈红鞋子〉、〈丑小鸭〉、〈卖火柴的女孩〉等等脍炙人口的童话,仍为世代家长床边故事的好题材。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市,是皮鞋匠之子,从小就展现对戏剧的热爱,14 岁只身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寻求演出机会。他在哥本哈根四处碰壁,后来才在赞助者科林的支持下,获得学识

训练和进修的机会。

1830 年接连出版三本《说给孩子们听的故事》作品集,他以丰富的想像力,传达对人生的奇想,唤醒世世代代人们内心深处,追寻梦想的勇气。

他的童话世界里,不光只有绚烂夺目、甜美的故事,也有不少令人惊怖的事物。像是娇嫩纤细的拇指姑娘,遭到丑陋的母蟾蜍掳走;在逃脱后,转眼间又被任性的金龟子挟持;母田鼠和鼹鼠则是想用另一种方式掌控拇指姑娘。

那些故事不再依循从前所写的模式,从此公主与王子过著幸福美满的日子、善良一定战胜邪恶之类的预言。结局未必是圆满、美好,也未必是永远幸福的。

毕竟,现实生活和人性的丑陋面,有时也带著另一种省思与不完美。那些魔咒、交换、惩罚或死亡,都不再轻如粉红色的泡沫。童话想让人看见而且愿意相信世界的美好;但安徒生的某些童话故事,似乎抛出这样的疑问:世界真的是那样的吗?如果不是,人们要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呢?

随著年纪增长,我们变得越来越能理解安徒生的某些论调。像是《冰雪奇缘》中歌尔妲从墙面上看见的那些倏忽闪动的“梦影”,它们在夜晚时降临,把人带出去神游一番。梦境虽然沙沙地掠过去,却不禁让人眼花撩乱,像是随时都要坍塌那般。

不论在梦中或是梦醒之后,结果会是什么,都留给读者自己去猜想了。

安徒生在某些故事中强调宗教的力量,某些故事又流于感伤和悲情。无论如何,他确实是将自己的内心深处,丢进故事之中,面对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读者不必用理性去回答,全凭个人的感觉去探索。

他总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写作、用不同的体裁,借用其他作家的形式和思想,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套入故事之中。读他甜美的童话故事,心情欢畅,让人一夜好眠;但安徒生某些童话的情节和结局,却把读者吓到,就像听到疗愈的音乐,乍然闯入吓人的怪兽,一时间措手不及。

安徒生是个充满渴望的孩子,就像他写的卖火柴的女孩一样,回不了家,但在梦中看见那些美好的事物:祖母张开双手迎接她,满满的食物、温暖的火炉等等。之后,他又化身人鱼公主,无法说出他的爱而饱受折磨,还得眼睁睁地看著那些恋人们彼此拥抱。

安徒生说:“仅仅活著是不够的,我需要自由、需要想像,还有用笔写出我生活里没有的事。”安徒生拥有创作的梦想和坚持不懈的心,让他成为不朽的传奇,过一场如童话故事般的人生。一如他曾说:“我的人生是一则童话,精采而幸福。”

瑞典 阿思缇林格伦(Astrid Lindgren, 1907-2002)

1960 年的阿思缇林格伦。(图/联合文学 提供)

瑞典的国宝级作家阿思缇,在乡村成长,一如她笔下的女孩们一样聪明勇敢,满脑的鬼点子,但也因此吃足苦头。19 岁时便未婚生子,为了生活,又将孩子送到哥本哈根寄养,自己学打字、速记,四处打工。

她不仅从故事中关怀孩童,更积极关心社会议题,致力于儿童权益与动物保护法条,曾以一篇童话寓言体〈金钱世界里的磅礡婆沙〉(Pomperipossa in Monismania ),讽刺瑞典政府的新税法。

《美国的凯蒂》一书,则表达她对美国实施种族隔离主义的反感,这样豪爽的气魄,不仅有别于创作者、尤其是童书作者多数为政治不沾锅的传统,更以自身作为,直接展现在她的故事中,化为聪明、勇敢、正直、温柔,勇于对抗强权、保护弱势的女孩角色。

最脍炙人口的作品《长袜皮皮》(Pippi Långstrump )系列,是她婚后,在女儿生病时,打开了创作的动力,也从此展开林格伦身兼童书作家、童书编辑的美好年代。

从一开始就颠覆一般人对古灵精怪小萝莉的美少女印象,“她有一头和红萝卜一样红的头发,鼻子形状像小小的土豆,嘴巴很大很宽,满脸雀斑,扎著两条像冲天炮的辫子,不过,一口白牙看起来倒是很健康。”长袜皮皮,以一种完全超出成人审美观的狂野率性形象出现。

“皮皮本来打算做一件蓝色的衣服,蓝布不够,她又用红布东补一块、西补一块,两条腿上穿著一只棕色,一只黑色的长袜。脚上穿著一双大黑鞋,比她的脚大上一倍。”

《长袜皮皮》中,皮皮睡觉时,把脚放在枕头上,把头埋在被窝里,皮皮的理由是:“这样我的脚趾头才可以动啊!”当你读到这些故事,心想这不是女版的《汤姆历险记》吗?

即使以现代的教养眼光看来,皮皮这女孩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,不就要天下大乱了吗?但却受到瑞典读者的喜爱。

皮皮母亲早逝,父亲在海上被大浪卷走,她于是带著父亲留下的财产,她唯一的家人就是那只长尾猴,皮皮不进育幼院,还是照常过得很开心。别人问她为什么倒退走路时,她回答:“我们不是活在一个自由国家吗?我爱怎么走,就怎么走!”

故事里的家长们觉得“为了孩子好”,皮皮非得进育幼院不可;但故事外的家长们,则期待皮皮最后找到幸福的寄养家庭,或者在学校碰到好老师,春风化雨般地教导她。

在学校里学生应该要守规矩才对,但皮皮常问老师很多问题。例如:“你才刚说过七加五是十二,那麽八加四,怎么也等于是十二呢?哎呀,我又说‘你’了,我该说‘您’的,请原谅我!”之类让老师好气又好笑的故事。

创作《长袜皮皮》中活泼又勇敢的女孩皮皮的作者阿思缇,于2002 年病逝于斯德哥尔摩,身后留下超过80 本著作,是瑞典的国宝级作家,也是现代新女性典范。曾陪伴全球无数孩子的童年,她为何会写出离经叛道的小女孩的故事呢?有部电影《当幸福提早来》(Becoming Astrid , 2019),就是根据她真实人生改编而成的。

阿思缇青少年时期在瑞典的小村庄里成长,正如她笔下女孩,聪明、勇敢却有著叛逆不羁的性格。在当地报社实习工作,却突如其来地未婚怀孕,使家族蒙羞,阿思缇被迫将孩子秘密寄养异地。难舍与自己的孩子分离,阿思缇努力自学、打工,三年的分离,再重逢时,孩子却不愿意唤她一声“妈妈”。

阿思缇靠著更多的爱心与耐心,修复母子关系。原本崎岖的人生,她却发挥丰富的想像力,变成有趣的故事。她开始给孩子说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,这些都成为书写儿童故事的素材。一切的挑战与心路历程,她将之转化成童话故事人物勇敢的性格。

在僵化的社会里,她和笔下的皮皮一样,保有心中那份纯真、乐观,即使生命充满曲折挫败,也有伤痛别离,她仍相信:永远要调皮过日子,做最快乐的自己!

她开心地活在当下,常常做回孩子的样式,天真无邪,尽情地在人间快意玩耍,她真实的生命经验,与《长袜皮皮》一样,带给我们好多勇气与欢笑。

芬兰 朵贝杨笙(Tove Jansson, 1914-2001)

1956 年的朵贝杨笙与噜噜米娃娃。(图/联合文学 提供)

大家一定看过《噜噜米》(Moomins )的影片,“噜噜米”家族身材圆润,有著大大的鼻子、圆滚滚的身材,可爱模样融化大人小孩的心,很多人一直以为噜噜米是河马,但其实它真实身分是芬兰森林里的“小精灵”。

来自芬兰森林的小精灵“姆米”,台湾的读者或许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―噜噜米。不论你看的是卡通、绘本或小说的噜噜米,还是影片的噜噜米,他总是陪伴大人和小孩,上演著千奇百怪的冒险故事,在我们欢笑的记忆之中。

Moomintroll 这个字,是朵贝杨笙小时候在半夜的厨房找东西吃时,舅舅想吓唬贪吃的她,就说炉子后面躲著北欧传说中的小精灵,从此以后,她老觉得床底下会传来精灵刮床板的声音。

小时候,朵贝杨笙全家总是在佩林基群岛度过暑假,她和弟弟经常在度假区的户外厕所墙壁上涂鸦,类似“噜噜米”小精灵的形象就这么被画出来,长相有点像哲学家康德,朵贝杨笙还在旁边写上一句“自由是最美好的”,噜噜米的故事就在自娱自乐的创作中被创造出来。

朵贝杨笙自1945 年创造出噜噜米这个角色后,从传统的民间文学汲取养分,将传说故事、再创作,把北欧独特的人文、大自然中神奇的精灵,赋于新的生命,在杨笙的画作中不断进化、创作,噜噜米就一直是陪伴小孩子成长、大孩子爱不释手的最佳收藏品,老少咸宜的文创品。

1914 年出生于芬兰的朵贝杨笙,父亲是雕刻家,母亲则是画家兼设计师。儿时的杨笙喜欢沉浸在幻想中、爱开玩笑、总是恶作剧,和她笔下的角色“小美”如出一辙。

杨笙13 岁时,就在杂志刊载诗文与插画,也创作讽刺画针砭时事。1945 年,杨笙完成她的小说处女作《噜噜米与大洪水》,是现在世界知名经典的“噜噜米”系列开端。直到1954 年,杨笙在伦敦的《晚间新闻》开始连载漫画后,噜噜米热潮才真正展开。据统计,噜噜米系列至今已有超过34 种语言译本。

在北欧与世隔绝的噜噜米谷里,住著“噜噜米”一家人,身材圆润、勇敢单纯的噜噜米、温柔又值得信赖的噜噜米妈妈、总是思考深奥哲学的噜噜米爸爸。森林里的噜噜米谷里,他和朋友对噜噜米谷附近的环境感到好奇,富有冒险精神,围绕著他们的是千奇百怪的事件以及种种探险故事。

1952 年获颁斯德哥尔摩最佳儿童读物奖,1966 年荣获儿童文学界最高荣誉的国际安徒生大奖,并于1976 年得到芬兰的三大官方勋章之一的芬兰奖章,成为国际上代表芬兰的作家。

2001 年6 月2 日,朵贝杨笙因病去世于芬兰赫尔辛基,享年八十六岁。

然而,她用热情和生命力,创作出的噜噜米奇幻世界,仍然以另一种方式,在全球各地源源不绝地重现,像是:手机吊饰、铅笔盒、餐盘、杯子、衣服等等文创品,让噜噜米再次被看见。

(本文摘自《光影北欧──跟著电影去旅行》/联合文学)

【作者简介】

黄作炎

我不在电影院,就在人生路上,行旅!

美国德州大传研究所毕业。现为国际专业领队、翻译、大学兼任讲师。

曾任中天电视台企编、华卫旅游台制作人。“绝色影展”策画、金马奖翻译、台影剧情片《真情狂爱》副导,企划台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《海燕》、民视纪录片《蒋经国与蒋方良》、《尹清枫》等片。中时、人间福报、教会公报等刊物专栏作家。

著有:《跟著电影去旅行》、《美国心电影梦》、《我的中东电影旅行》、《摩洛哥古城沙漠圣罗兰》、《走读俄罗斯》等书。译有:《料理科学》、《给鲁蛇们的31道成功启示》等书。

出版《跟著电影去旅行》、《我的美国国家公园之旅》、《美国心电影梦》、《我的中东电影旅行:伊朗、土耳其、希腊》、《摩洛哥古城沙漠圣罗兰:跟著达人黄作炎的电影旅行》……等书。

《光影北欧──跟著电影去旅行》/联合文学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网站备案号:苏ICP备20041150号-1

本站地图 天博体育app开户 天博体育appapp安装 天博体育app苹果版下载 天博体育app官网 天博体育app官网下载